戰事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但參戰的任何一個部族都不認為己方握有致勝關鍵。
有的部族擅於進行推敲謀劃,仔細安排進退步驟;有的部族擁有奇妙的法術,以及體形各異的怪異生物;有的部族具備高科技知識,甚至能夠穿越時間;有的部族精於戰鬥技巧,包括各式體術及各式武器;有的部族專門控制情感,召喚愛意、恐懼,以及伴隨而來的欲望與衝動。
部族之間有時會相互滲透,透過模仿、學習、侵占或吸納他族成員,以壯大己方戰力。因為每場戰役都打得相當辛苦,所以每個部族領袖都覺得他族仍然保有精銳;事實上因為戰局詭譎,所以每場戰役結果都引發誤判,有的大將因戰果失利遭到降職,有的庸兵因立下戰功得以奪權。
領袖們對誤判並非一無所悉,但他們總會同時想起那個傳聞。
爆發戰爭,主因是各個部族的居住領域逐漸憑空消逝,化為虛無。各族都明白這是因為天神犯怒,但都不明白天神為何犯怒。
要解決這個問題,理應所有部族協力找出天神犯怒的因由,設法平息天神怒火。不過就在那時,所有領袖都聽說了那個傳聞:有個能討天神歡心的祕寶,藏在某個部族手中。
於是只要有一個部族在某段時期生活似乎穩定一點、成員似乎增加一點,居住領域消逝似乎緩了一點或者有一段時間似乎停止消逝,其他部族就會群起攻之──所有部族都認定該部族私藏祕寶,才會獲得天神的特別關照。
戰爭規模因而慢慢擴大。各族的居住領域並未停止消逝。
別打了吧;這天夜裡,某個部族的參謀對領袖道:這一點意義也沒有。
說什麼呢?領袖皺眉:你明明知道這場仗快打完了。
是啊;參謀揮著手:但原因不是我們快搶到祕寶了,而是居住領域已經消逝得所剩無幾。
奪取他族的居住領域也是戰爭的目的之一;領袖道。
不,戰爭的目的是奪取祕寶,掠奪他族居住領域是沒達成目的才被用來當成戰果的說詞;參謀搖頭:不只我族,所有部族的居住領域都在消逝,我族就算佔領所有居住領域,也只是延後面對居住領域完全消逝的結局而已。
佔領所有居住領域;領袖道:我們自然也就會拿到祕寶,阻止那個最終結局。
不可能;參謀看著領袖:如果某個部族掌控祕寶,他們早已成為最強的部族,擁有最大的居住領域和最多部族成員,戰事不會變成現今景況。打成這樣,表示祕寶根本不存在。
那又如何?領袖道:就算沒有祕寶,能多拿下一點居住領域,我族就能多活一段時間,怎麼會沒有意義?
因為我認為居住領域持續消逝的原因不是天神犯怒;參謀道:而是天神已經對這個世界失去興趣、拋棄了這裡。這個世界終將消亡,我們做什麼都沒有意義。在剩下的日子裡,部族之間不再爭鬥,好好生活,才是該做的事。
我們被天神拋棄了嗎?領袖看看天空:我們是故事,而天神需要故事的供養奉獻,拋棄我們,天神也會滅亡啊……難道天神找到了其他故事生活的世界?
肯定有不同形式的故事生活在不同形式的世界;參謀道:但我們是故事的源頭,最基本的形式,拋棄我們並不明智──只是天神不見得理解這點。
好吧;領袖低頭:我也打得倦了,明天就向所有部族送出停戰協議。
送出停戰協議之後,這個部族被其他部族聯手殲滅。
祕寶不存在、天神不聰明──參謀講的就是事實。
而事實總是難以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