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傳聞談類型寫作與閱讀

Wolf Hsu
Dec 29, 2020

--

(圖片來源:https://www.pakutaso.com/20180828215post-16977.html

早年聽過一個傳聞:某位作家表示無法理解武俠小說,因為這位作家熟讀歷史,從沒在歷史書裡讀過那些奇妙功夫,尤其是武俠小說當中的僧道殘丐,甚至路邊孩童,都可能身懷絕技,這實在太過胡說八道。從這個傳聞衍生而出的說法,指出類型小說的讀者與作者之間必須具備某些默契,例如讀者得在明知此事不符現實的情況下,允許故事裡出現一縱數十丈的輕功、一掌推倒山的氣功,而作者也真寫了這類東西;有了這層默契,類型小說才得以成立。

有一段時間俺頗認同這個說法。現在不完全認同,不過它仍大抵沒錯。

倘若有個作者打算要寫武俠小說──他選用了武俠類型當中常有的設定,例如把場景放在類似中國古代的時空,有各具特色的門派,角色之間透過自身武技戰鬥,目標是某本傳說中的絕世武功祕笈……等等,如此這般地寫出一部武俠小說;而有個讀者想要讀武俠小說──他確定就是要讀這個類型,或者讀過這個作者的其他作品、知道這作者創作的特色,所以選擇了這部小說。在這種互有默契的情況下,讀者雖不見得一定會喜歡這部作品,但這部作品大致會符合讀者對類型的期待,要進入書中的世界相對簡單,作者也不用耗費太多筆墨去解釋諸如為什麼某座寺廟的和尚成天都在練功夫之類的類型設定。

但總有讀者閱讀前沒有內建這類默契,這些讀者就一定無法接受某種類型小說嗎?倘若真是如此,那麼武俠小說就永遠只能寫給已有「武俠默契」的讀者讀,不會吸納新讀者──但這不可能呀,肯定有某些讀者雖未內建類型默契,但也接受了那些帶有類型特色的設定才對;再說,類型默契又不是天生的,已有類型默契的讀者,先前仍得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階段才是。

再者,類型定義與規則並不恆定──類型小說多是某些作家在故事裡加入了自己的創意,寫出不錯的故事,讀者反應也好,於是其他作家也採用類似的東西,慢慢形成「類型」;定義與規則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作品夠多之後歸納出來的。總會有作者依附已經成形的類型規則寫出有趣的故事,也總會有作者試圖寫出顛覆規則、但仍會讓評論者及讀者認為符合廣義類型定義的故事,如此便讓類型出現變化、延伸、發展出子類型、豐富了原有類型。

更何況,有些讀者(甚至包括作者和文學獎評審)根本搞不清楚類型定義和規則,閱讀時完全弄錯了該部作品的類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閱讀類型小說。

當然,可能有些讀者,一如一開始提及的那位作家,無法接受故事裡出現某些非現實的設定;但俺也常好奇:那位作家能讀奇幻小說嗎?能讀科幻小說嗎?能讀有妖鬼精怪的《聊齋誌異》嗎?能讀有軍師做法的《三國演義》或魔星轉世的《水滸傳》嗎?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無法接受武俠小說的癥結,或許就不是「因為歷史沒這麼寫」,而是其他原因。

無法接受的原因俺可以想出很多可能;身為作者,無法預知哪個讀者在什麼情況下接觸到俺的作品、該讀者是否內建某些能夠接受那部作品的類型默契,但在諸多可能裡,的確有作者可以多用點心的部分。

最明顯的,就是作者用了多少心思去引導讀者、把讀者從現實裡拉進故事,讓讀者相信:那些現實裡不存在的設定,就是這個故事裡的現實。

有些作者會費心做場景的設計,尤其是發生在架空世界的故事,細節設計得越清楚,讀者越容易理解書中環境與現實有什麼不同,也越能夠接受屬於作者創作、只發生在書中環境的規則;有的作者會設法凸顯角色的特性,《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裡主述者華生(Dr. Watson)初遇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時,福爾摩斯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很好的例子──那句話先是讓讀者感到訝異,隨之而來的解釋就馬上使讀者相信福爾摩斯不但觀察力過人,同時可以快速將枝微末節的線索拼湊成完整而且正確的理論。

其實,作者最應該注意的,或許是虛構中的現實部分。

有類型默契的讀者容易接受類型設定,沒類型默契的讀者不見得就不能接受──大多數讀者不若一開始提及的那位作家,閱讀小說的時候,無論作者說書中世界有龍還是有星際戰艦,讀者大多是不會馬上大罵「鬼扯!」然後拒絕往下讀的;但沒用上虛構規矩的部分,理論上讀者就會以現實經驗認定,這部分照顧不好,整個故事就沒真實感。

「虛構中的現實」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角色個性。作者得讓讀者明白角色的個性,而這個角色做某些事的動機、遇上衝突產生的反應,必須符合角色的個性,以角色的思維模式發展角色的想法和舉動,才會讓情節顯得合理,也才會讓整個故事──無論發生在多古怪的時空──出現說服力。

這些部分處理得好,類型作者就有機會讓沒有內建類型默契的讀者也接受故事──事實上,這些部分得要處理好,是不管寫不寫類型故事,作者都得做的功課。

或許有些讀者,例如一開始提及的那位作家,不管怎樣就是無法接受某些類型,再好的作者也改變不了。那其實也就罷了,作者本來就不可能照顧到所有讀者,況且,這種自己限縮閱讀範圍的情況,是讀者的損失。

不過,每回想起那個傳聞,俺多少會有點感慨。因為那位作家認定的歷史,可能也不完全是真的。

--

--

Wolf Hsu
Wolf Hsu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