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場不只是垃圾場,而天堂並不是天堂。《銃夢》

Wolf Hsu
May 6, 2024

--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man-in-blue-jacket-sitting-on-gray-metal-stand-I0ud7SbXHxE

看起來像是大型資源回收場的場景裡,數量誇張的廢棄零件(有些看起來像各式機器人的一部分)堆成許多山頭,爪形巨型機具正在運作;一名男子拿著古怪儀器(前端吊著一顆眼珠,或許是某種搜尋或探測裝置)行走其中,驚喜地找出一具合成人軀殼──其實不是「一具」,因為該具軀殼僅有完整的頭部、半邊胸部覆著人形外皮,另外半邊胸部是裸露的機件,沒有其他部位。

《銃夢》如此開始。

俺在20世紀九零年代初期在一本漫畫刊物上首次讀到木城幸人(木城ゆきと)的漫畫《銃夢》,後來直接買單行本。《銃夢》的單行本第一集日本1991年出版,台灣是1993年,差了兩年左右,不過到1995年的最後一集單行本,日本和台灣的出版差距已經縮小到兩個多月。約莫在那段時期前後,俺也胡亂讀了看了一些日本的科幻漫畫及動畫作品,與它們相較,《銃夢》的開場和前幾話發展其實相對單純,沒有大友克洋製作的《阿基拉》(アキラ)動畫那種明顯的現實指涉與體制衝撞,沒有士郎正宗《攻殼機動隊》漫畫版那麼複雜的政治和網路設定,沒有湯尼嶽崎(トニーたけざき)的《AD.POLICE 終焉都市》那種異色的胡鬧和搞笑,也沒有押井守監督的《攻殼機動隊》劇場版關於記憶、意識,以及「人」的本質之類深沉討論(不是完全沒有,只是比較點到為止);但《銃夢》裡頭在「廢鐵鎮」(クズ鉄町)有種獨到的氛圍,讓俺好奇在其中掙扎求生的角色們究竟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情節。

木城幸人當年因為身體狀況提早結束了《銃夢》的連載,單行本共出版七集,故事有結局,但老實說收結得頗為倉促,而且也有點古怪。木城後來捨棄這個結局,另外出版了續篇《銃夢 Last Order》(已完結),以及講述女主角早期經歷的前傳《銃夢火星戰紀》(銃夢火星戦記,還在連載中);這些故事俺全都讀了, 不過最喜歡、重讀最多次的,還是原來那七本《銃夢》。

雖說結局不算好,但構成《銃夢》的五個主要篇章當中都有設計得相當突出的角色、情節及主題,而各章主題全都可以扣接到整個故事的核心主題:面對階級傾壓與命運,人如何反抗及定位自我。俺有時會從頭讀起,有時會挑喜歡的部分複習──從頭讀《銃夢》,可以看到木城越來越精湛的畫技(尤其是越來越細緻的機械設定),而〈死亡球篇〉(モーターボール編)裡的傑秀皇(ジャシュガン)和〈TUNED篇〉(TUNED編)裡的電,從角色個性到造型設計實在都太有魅力了,有他們出場的篇章全都很精采。說到角色,在第一篇章〈馬卡克篇〉(マカク編)結束前就曾被提及、但要到中後段才真正登場、幾乎可以被視為最大魔頭(這角色實在難以定義,甚至不該被稱為反派)的鐵士代諾(ディスティ・ノヴァ)博士大約是俺有限閱聽經驗裡「瘋狂科學家」類型當中的頂點人物(唯一能夠與之匹敵的可能是湯尼嶽崎筆下的岸和田博士,不過這兩個角色的狂妄完全是不同類型);他所研究的「業子力學」雖是木城虛構的學說,但把佛教裡的「業」當成研究主題,委實相當有意思。

故事開始時,男子依德(イド・ダイスケ)修復了他在回收場找到的殘破合成人軀殼,因為這個具備少女外貌的合成人失去過往記憶,依德將她命名為「凱麗」(ガリィ)。《銃夢》可以視為凱麗的成長史和自我定位過程,但又不止於此──凱麗在每段經歷裡遭遇的角色都帶來新的思索,同時也揭露了廢鐵鎮/地面世界與天空城市沙雷姆(ザレムから)之間的關係──倘若把廢鐵鎮民仰望的沙雷姆視為天堂,廢鐵鎮就是天堂的垃圾場;在《銃夢》的故事裡,可以讀到底層之下還有底層,而每個底層都有角色試圖用各種方式突破階級限制,有的為了滿足私欲,有的為了大義革命,有的想攀上自己階級裡的最高點,有的企圖顛覆一切。

垃圾場不只是垃圾場,而天堂並不是天堂。

凱麗身處其中,有時順其自然或身不由己地成為體制的一部分,有時成為體制的挑戰者,但幾乎都沒法子將某個階級或團體視為自己的歸屬──〈死亡球篇〉裡提過,她一直是個「Outsider」,局外人。這或許是當年吸引俺的主因之一:擁有謎樣過去、身負失傳武技「機甲術」、意外存活至今的凱麗,無法簡單地在既定的世界規則裡安身立命;一如從眾自然是種便宜行事的生活方式,但每個人當真想要定位自己,都得靠自己苦苦拚搏。

《銃夢 Last Order》的故事雖是續篇,但時間跨度更大、篇幅更長,俺買了全套紙本漫畫,後來也買了全套電子書;《銃夢火星戰記》俺直接買了電子版,木城畫得很慢(希望不是身體有什麼狀況),台灣翻譯更慢(不要斷頭啊啊啊);但很多年來,《銃夢》一直還沒有電子版。

直到去年。

《銃夢》在日本2010年從原來的集英社換到講談社重新發行,台灣2018年也發行新版(冊數與日版不同),2023年再度依「講談社新裝版」發行台灣翻譯版,叫做《銃夢 完全版》,增加每集頁數,由原來的七集變成五集,收錄的故事是完整的,可惜沒有1998年「集英社完全版」的外傳附錄和最初版的卷末設定。不過這個版本有電子書。所以俺還是買了。

不知道是第幾次重讀《銃夢》了。跟隨凱麗前進,彷彿重新回顧自己當年的張皇,確認自己當年的體悟。那些蒼涼與狂暴,不堪與美好,仍在那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