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Iron-Man」──略聊MCU及鋼鐵人

Wolf Hsu
6 min readApr 29, 2019
(圖片來源:https://www.imdb.com/title/tt0371746/mediaviewer/rm4200358656

※本文有雷

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之後,Marvel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簡稱MCU)的「第三階段」接近尾聲,雖然還差一部《蜘蛛人:離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這個階段才正式告終,不過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大戰已經結束,從2008年的《鋼鐵人》(Iron-Man)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共計有二十二部電影,合稱「無限傳奇」(The Infinity Saga)系列。

除了電影,MCU其實還有影集,不過彼此牽連較少,獨立看待沒什麼問題。但就算捨去影集不談,MCU的電影仍然出現一個在美國商業漫畫行之有年、但電影工業相當少見的狀況。

一般說來,一部電影自成一個故事,可以獨立觀賞;如果是系列作,那麼就是自成系列,有的系列需要從第一部開始看,有的系列作單獨看也沒什麼問題。可是MCU的電影當中,有以特定角色為主角的系列作品,也有數個主角集結在同一部電影的情況;觀賞數個主角集中在同一部電影的時候,如果沒先看那些主角各自的系列作品,對角色的背景或許就沒那麼多理解,而事實上,有些角色自己的系列作品,也需要看過MCU的其他作品才能搞清楚出場人物是什麼來歷。

在MCU的「第一階段」,這個狀況還不明顯──這階段有六部作品,除了2012年的第六部作品《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之外,前五部電影裡有四部是所謂的「起源作品」,也就是交待主角成為超級英雄的經過,唯一的系列作是《鋼鐵人》的續集《鋼鐵人2》(Iron-Man 2),除此之外的四部電影都可以獨立看;甚至在《復仇者聯盟》裡,編導都還花了些篇幅、利用情節交待四個主要角色的背景和個人特質,同時把一些關鍵戲份分配給這部新加入的兩個主要角色,所以前五部沒看、直接看《復仇者聯盟》,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從「第二階段」開始,角色的系列作增加、不同電影的情節也開始相互影響,到了MCU的第十一部作品《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時,沒看前面十部電影的話,或許仍會覺得這部片聲光效果很有趣,但對劇情的理解會受到限制。

到了「第三階段」,不同電影之間角色與情節的互相影響更加明顯,而不同電影的編導組合也乾脆放棄交待角色背景的工作了──《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前兩集都沒出現的角色?觀眾得自己去看其他電影才會明白。

以過去的電影工業而言,這種情況對單一電影自然不利──我已經看了《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和《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但還得看其他十部電影才能看這系列的第三集?這是怎麼回事?但換個角度想,現今的電影不只在戲院播出,也能透過各種管道隨時看到,加上網路上官方及非官方的各式資訊,要補齊必要資料並非難事;於是這種與傳統電影不同的製作方法,在現代社會資訊流通發達的狀況下,仍然被大量觀眾接受了。

因此,在MCU的第十九部電影《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當中,雖是主角大集結的作品,但編導完全沒花力氣描述主角背景,反倒將大量篇幅放在反派角色薩諾斯(Thanos)身上。此舉讓薩諾斯處心積慮想要毀滅宇宙半數生靈的屠殺計劃有了「正當」理由(雖然放在現實裡,薩諾斯的計劃漏洞很大),也讓這個反派有了足夠的厚度。

第二十二部電影《終局之戰》是《無限之戰》的續集,在這部電影裡,編導巧妙地將焦點轉回英雄主角群,尤其聚焦在「第一階段」出場的六個英雄角色,或者,更精準地講,是聚焦在「鋼鐵人」(Iron-Man)身上。

這個做法不是沒有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在上一集出盡鋒頭的薩諾斯,在這一集裡個性變得扁平簡單,甚至看不見上一集當中的激進理想主義色彩;但這個做法的好處,在於回應了大多數在十一年間忠實觀賞每一部MCU電影的觀眾期待──第一階段陪伴大家十年的六個英雄角色,究竟如何處理這次的危機──並且讓這六個角色各自獲得某個「結局」,將MCU未來的發展交棒給後續出場的其他英雄角色。

MCU以《鋼鐵人》拉開序幕,也因為這部電影的成功,才有逐步擴展後續計劃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看,鋼鐵人一角自然相當重要。

但從故事設計的角度來說,這並不是《終局之戰》聚焦鋼鐵人的唯一原因。

在先前的二十一部電影當中,無論是自己的系列作品、主角集結的電影,還是客串出現的電影,只要有鋼鐵人出場,這個角色面對事情時的決定和成長,幾乎都是左右劇情發展的最大關鍵,也就是說,在「無限傳奇」系列二十二部電影裡,鋼鐵人是貫串的主軸,主角中的主角。

鋼鐵人一角在三部自己的系列作裡,都講過「I am Iron-Man」這句台詞,但各自代表不同意義。

在《鋼鐵人》裡,這句台詞出現在劇末的記者會場,集富豪、天才、花花公子(後來還成了慈善事業家)於一身的軍火大亨東尼‧史塔克(Tony Stark)當眾承認自己就是「鋼鐵人」,他不但是高高在上的企業主,也是親身涉險的超級英雄。在《鋼鐵人2》裡,史塔克拒絕美國政府徵收他的「鋼鐵裝」(Iron Suit),講出這句台詞,代表「鋼鐵裝和我是一體的,這才是鋼鐵人」。而在《鋼鐵人3》(Iron-Man 3)的最後,史塔克摧毀了大部分的鋼鐵裝,甚至拿掉了胸口的弧型反應爐(Arc Reactor),此時出現這句台詞,表示「就算沒有鋼鐵裝,我仍是鋼鐵人」。

這是一個凡人(就體能而言)一步步成為真正英雄的過程,重點不在超級裝備,而在心態。是故,在《終局之戰》的最後,史塔克再度說出「I am Iron-Man」,就顯得意義重大。

《終局之戰》裡的史塔克原來已經歸隱,享受家居生活,決定再度參戰,是對個人幸福的犧牲。而當他發現自己成為最後決定戰局結果的那個人時,講出那句台詞,代表他選擇面對成為英雄的最後結局──為世界奉獻生命。

其他五個英雄角色的結局與他們各自的發展歷程有關,但真正走完屬於自己「英雄旅程」的角色是鋼鐵人,他的退場,才讓「無限傳奇」系列完整終結。

有趣的是,「I am Iron-Man」這句台詞,其實是飾演鋼鐵人的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神來一筆,原來並不在劇本當中。Marvel影業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認為這句話永遠改變了MCU;這是好演員有可能改變整部電影(甚至一大堆電影)的實例,他們不只是任憑編導擺布的表演者,他們本身也是創作者。

MCU電影並非每部都是佳作,但這樣的創作型態以及角色與演員之間的反應,為電影敘事模式在新時代指出更多可能。說故事仍然是門古老的技藝,但可以嘗試的新做法,永遠都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