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但很本格──關於《時空旅人的沙漏》

Wolf Hsu
Jul 27, 2021

--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AMzC2RVurO4

古典推理黃金時期的「推理小十誡」(Ten Commandments)和「推理小說二十法則」(Twenty Rules for Writing Detective Stories)大約都是一百年前提出的創作準則了,內容除了因為當年的時空背景而有諸多現今看來毫無道理的限制之外,大多也已經被後來的推理創作者顛覆掉了──有些創作者刻意挑戰限制(我知道規定不能這麼做啊但我就是想試試看能不能違反規定也寫出好看的推理小說),有些創作者可能不是故意的(我沒要違背什麼啊只是我寫的小說也被納入廣義的推理範圍了我也沒辦法)。無論有意無意,這些創作者都讓「推理」成為一種跨度極廣的有趣類型。

換個角度來看,「推理十誡」和「推理小說二十法則」倒也不完全是無用的陳腐教條。例如「推理十誡」提及「No accident must ever help the detective, nor must he ever have an unaccountable intuition which proves to be right」,簡而言之,偵探角色不應該依靠意外或超級準確的直覺破案。這條誡律其實接近創作所有小說時都該注意的一件事:創作者最好不要在情節裡使用太多「巧合」,否則故事的發展看來會極不合理──在閱聽者眼中,故事是角色面對各種狀況採取的作為、獲得的反饋及決定下一步反應的經過,使用太多「巧合」,會讓閱聽者明顯感受到「作者強制故事朝哪個方向前進」的不合理。

「推理小說二十法則」的第一條「The reader must have equal opportunity with the detective for solving the mystery. All clues must be plainly stated and described」,簡而言之謂之「公平」──亦即讀者與故事裡的偵探角色會透過情節開展握有相同資訊,包括證據、線索、角色關係等等與破解謎團有關的材料──也有類似的意義。當然,「公平」的真正用意比較偏向將「解謎」視為不僅是「作品中偵探與凶手的鬥智」,也是「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智力遊戲」,提供了相同的資訊,這個智力遊戲才能公平進行。但從某個層面來說,將所有資訊攤在讀者眼前,也是種讓解謎情節能夠「合理」的必要步驟。

不過,因為這個緣故,在「推理十誡」和「推理小說二十法則」中就有了一些避免「非現實」元素出現的限制,例如不能有超能力或超自然力量。倘若依照這類規定,那麼科幻、奇幻,或者武俠,就幾乎沒有和推理類型結合的可能;不過,在這一百多年間,已經有無數優秀創作者證明:就算放進現實裡不會出現或還沒出現的設定,一樣能寫出有趣的推理小說。

因為追根究柢,無論在乎的是智力遊戲的「公平」還是小說情節的「合理」,創作者需要讓讀者理解的並不是「真正的現實」,而是「作品裡的現實」。創作者說故事發生在現代的台北,情節進行時讀來也和現實的台北相仿,解謎時突然告訴讀者「凶手能這麼做,因為他是外星人啦哈哈哈」這就不好;創作者說故事發生在現代的台北,而且告訴讀者:「其實台北住了很多看起來像地球人的外星人,有的還當上了民選官員」,那麼解謎時提到凶手是外星人,就沒啥問題。

而且,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仍然可以很「古典」,或者以日本推理的分類來說,可以很「本格」。

例如《時空旅人的沙漏》(時空旅行者の砂時計)

《時空旅人的沙漏》是日本作者方丈貴惠2019年獲得鮎川哲也獎(鮎川哲也賞)的作品,也是他正式進入日本推理文壇的出道作。故事描述身處2018年日本的主角為了拯救病危的妻子,必須進行時空旅行回到過去,解決一樁與妻子家族有關、被視為「咀咒」的慘案。

2017年鮎川哲也獎得獎作品是今村昌弘的《屍人莊殺人事件》(屍人荘の殺人),今村昌弘置入一個現實不存在的設定,來塑造古典/本格推理時常需要的「孤立環境」場景,亦即讓包括偵探及凶手在內的主要角色被限制在一個獨立環境中,面對連續發生的謀殺事件,在無法對外求援、也無法確認該環境中哪個角色才是凶手的情況下,設法解謎。

乍看之下,《時空旅人的沙漏》似乎也這麼做,不過主角回到過去所進入的案件現場,已經是「孤立環境」了,「時空旅行」雖然讓主角成為該場景中原來不存在的角色之一,但與孤立環境的形成並無關係。但要讀到最後,才會發現這個設計的巧妙之處──和《屍人莊殺人事件》裡那個非現實的設定一樣,「時空旅行」這個設定的作用並不僅在創造孤立場景,也是解開某部分謎團的必要條件。方丈貴惠在這個部分處理得相當漂亮。

「時空旅行」其實是個危險的設定,尤其是回到過去的時空旅行,因為它牽涉到「時空悖論」──改變過去的某件事,未來就會產生相關的改變。最直接的例子或許是「祖父悖論」:倘若某甲回到過去,殺死了自己尚未生育的祖父,某甲的父親就不會出生、某甲也不會出生,那麼,這個從未來而來的某甲會發生什麼事?

置入這類設定的作品有的會乾脆無視時空悖論,這麼一來就算故事很精采,多少還是有點美中不足;有些作品會利用時空悖論來發展情節,做得好的話作品會十分有趣。也有些創作者會援引一些既有理論(例如「平行宇宙」)或自行發展出一套新理論來避開時空悖論,例如科幻小說《斷裂2097》(Time Salvager),只要說得看起來有道理,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方丈貴惠選擇的是第三種方式,在故事裡也言之成理。香港作家陳浩基在書末的解說中提到,這故事的時空版本有點複雜,不過讀的時候不會意識到這層麻煩,仍然相當流暢,從一些細節也可以看得出來,方丈貴惠在這方面下了功夫,沒打算應付了事。

倒不是說《時空旅人的沙漏》毫無缺點。最明顯的是方丈貴惠還不是很擅長透過文字處理角色反應和情緒轉折──事實上這點在《屍人莊殺人事件》裡也讀得出來。這多少有點可惜,因為正如陳浩基所言,這其實是個充滿溫情的故事(雖然死了很多人),倘若在「如何使用文字塑造角色」這事上頭再多點功夫,這就不僅是一本好看的推理小說,而會成為一本更好看的小說。

這麼說並無貶意。事實上,好看的推理小說都應該要是好看的小說,因為「推理小說」就是有推理架構、情節、元素,或無論哪種推理類型定義的「小說」。文丈貴惠在「推理」的部分表現很好,還不夠成熟的是小說技法,而對絕大多數的創作者而言,加強這部分可能比想一個很華麗的謎題來得容易,其實需要的就是更廣泛的閱讀和更大量的、有意識的練習。從《時空旅人的沙漏》來看,方丈貴惠的閱讀範圍可能不僅限於推理小說,倘若他能夠持續精進小說技法,那麼接下來的作品,就會值得令人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