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與永動機──《末日列車》雜談

Wolf Hsu
Feb 16, 2021

--

(圖片來源:https://tbivision.com/2020/06/01/show-of-the-week-snowpiercer/

※本文涉及《末日列車》電影版及影集版情節,請自行斟酌閱讀

看影集《末日列車》(Snowpiercer)時聽到一句有意思的台詞,大意是「你們那種烏托邦(Utopia)式的理想是不會實現的」──這是一個角色對另一個發起民主革命的角色說的話,有意思的原因在於:民主革命,其實不是要建立烏托邦,相反的,它理應推翻烏托邦。

《末日列車》原著是1982年法國的圖像小說《Le Transperceneige》,由編劇Jacques Lob及漫畫家Jean-Marc Rochette合力完成,1999年及2000年換了編劇,出版兩本續作,2015年再換編劇,出版了完結篇,另在2019年出版前傳。2013年,韓國導演奉俊昊(봉준호)執導、並參與部分編劇的改編版電影上映,是奉俊昊的第一部英語長片。奉俊昊基本上只保留了原作中「滿載倖存者的列車,在冰封地球上不停行駛」及「前/後段車廂分屬不同階級」這兩個設定,不但修改了這兩個設定的細節,整個故事與原作的故事也沒什麼關聯。

奉俊昊這麼做的用意很明顯:他要透過這部電影談「社會階級」──整部列車就是個微型社會,握有權力及金錢的分子在前段,生活優渥,其餘分子擠在末段求生,還有武裝警衛看守。故事講述的是末段分子Curtis(Chris Evans飾)號召起義、向前挺進、逐漸理解列車中的運作結構及革命背後的算計意義,以及做出最後決定的過程。

從這個主題來看,電影版的情節設計其實蠻簡單,不過結局的翻轉頗有巧思。此外,奉俊昊在電影裡加了一個原作沒有特別提及的概念:永動機(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顧名思義,「永動機」就是個會永遠運作的機械模組。這個概念最早的想像是該模組毋需外來能源,就能永久運作,當時的設計多從重力或浮力等等方向試驗,不過無一成功。幾世紀之後,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能量無法憑空產生,對永動機的想像轉為從海洋、空氣或宇宙中取得熱源驅動模組,只是這想法沒多久也被熱力學第二定律判定為妄想。直到今日仍舊有人持續研究永動機,還有騙子宣稱發明了永動機(沒用這個名詞,但意義相同)來斂財,而且也仍舊有人上當。

順帶一提,2017年由兩個大學團隊創造的「時間晶體」(Time crystal)能夠符合「永動」(perpetual motion)的字面定義,只是目前尚未有將其轉為驅動模組的方法。

電影版《末日列車》的背景設定提及,科學家為了扭轉全球暖化,反倒在2014年造成了新的冰河時期,全球冰封;列車搭載倖存的人類,永不停止地繞行地球,原意應是要等到冰河時期結束,不過十八年後,地球的情況似乎沒有好轉。

要在沒有供應能源的情況下「永不停止」地行駛,列車引擎理應是個永動機,但從電影結尾可以知道:這個永動機應該也是騙局。可是車上的大多數人似乎都沒想到:如果有能力建造永動機,好像更應該用這技術讓大多數人留在地球上生活(或用來解決氣候問題),而不是把倖存者全弄到一部列車上吧?

影集版《末日列車》第一季在2020年播出,雖然圖像小說《Le Transperceneige》仍掛名原作,但影集版其實是電影版的重啟(reboot),或者,它更像是電影版的改編。奉俊昊是製作人之一,沿用了幾處電影版的設定──例如因為對抗全球暖化反倒冰封地球的背景(有趣的是,電影版中這事發生在2014年,影集版在2020年播出時,指出地球已被冰封七年,以現實時間對照,就是2014年)、神祕藥物克羅諾(Kronole)、前段末段的階級問題,以及永動機──故事仍與原作沒有太大關聯,而且很明顯想要更深入、用更多角度去談電影版的主題。

無論電影版還是影集版,「社會階級」的主題背後都有相同的階級形成原因:政治制度。

影集版把列車的階級分得更細:頭等車廂的乘客是富豪,當初曾經贊助建造列車,擁有特權;二等車廂是決定列車各種運作事務的工作人員,相當於政府官員;三等車廂是數量更多的基層工作者,例如教育、醫療、警備之類;末段車廂則是貧民,劇中常會提到他們「沒買票」,可能是逃難時硬擠上車的。

雖然一開始沒明講政治制度,但列車裡明顯遵行中央集權,因為列車設計者、居住在引擎室的威佛(Wilford)先生的指令能夠凌駕於法律之上,他幾乎是列車上的神。雖然和電影版一樣有階級革命,但影集版的開場繞了個彎,講述末段成員雷頓(Andre Layton ,Daveed Diggs飾)因在舊世界具有警探身分,所以被找到前段車廂調查一樁謀殺案。

謀殺案的調查帶出影集版裡一個大膽的設計──集權體制裡的領導者就算不殘酷自私、凡事以大局為重,集權體制會是個對所有人而言恰適的體制嗎?

以影集第一季的情節來看,答案是否定的。劇情當中有相當多橋段顯示,在體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領導者反而會被體制操控;當領導者認為這種體制才能維繫社會秩序、盡力使之沿續時,所做所為就可能成為暴政。

於是雷頓和電影版的Curtis一樣,都發起革命;雷頓更直接宣稱,那是推翻集權、打破舊有階級的民主革命。

英格蘭作家、政治家摩爾(Thomas More)在1516年出版的《烏托邦》(Utopia)一書中描述了一個完美國度,「烏托邦」於是成為「理想國」的代名詞。但這個國度倘若放到現實,表面上看起來或許仍然美好,實際上可能出現各種問題,例如為了維持秩序而伐害個人尊嚴與人性、為了和諧而禁絕言論自由、為了使人安於現況而進行愚民教育,以及透過各種方式塑造僵化的社會階級。

因此,雷頓的民主革命,其實不是要建立烏托邦。也因如此,那句台詞顯得很有意思。

不大可能是編劇群沒搞清楚這個詞的意義──《末日列車》的電影版和影集版都會被歸類到「反烏托邦」(dystopia)類型的作品,這類作品的重點就是直指現實當中烏托邦社會極易產生的各種弊病。所以,比較可能的情況,是說出那句台詞的角色只單純把「烏托邦」當成「理想國」,並未真正理解,而這個情況的確也符合該角色的設定。

倒不是要挑《末日列車》的電影版和影集版的毛病。依俺淺見,電影版在奉俊昊的作品裡並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電影有幾個演技派明星參與,看他們的演出總是很愉快);影集版俺看得很開心,因為編劇群的野心很大,故事線更複雜,許多設定也更合理(有幾處暗示永動機是有問題的),而且並未一味歌頌革命──在第一季的最後幾集,已經提及革命後的社會亂象、非常時期的領導者抉擇(包括戒嚴),以及新的特權階級違背當事者意願漸漸成形的現象。民主不會在一場革命成功後就全面落實,而且極易再度毀壞。

寫些拉雜心得,只是因為閱聽作品可以讓人聯想到許多東西:對政治制度的想像與歷史發展、對科學的認知(同時也是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對故事組成各個環節的處理與安排技法,以及,從電影版乘客沒質疑永動機的狀況和影集版的那句台詞透露的言外之意──人想要不糊塗地活著,實在應該多讀點書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