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設計謎團?

Wolf Hsu
5 min readMay 6, 2019

--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O33IVNPb0RI

前幾天去大學講一場與推理小說有關的講座,結束後有同學問到「怎麼設計謎團」──有趣的是,俺一直覺得這是許多練習寫推理小說的創作者想問的問題,不過真的在講座裡遇上的相關提問次數很少,或許是大多數創作者認為「這個是自己該想的」;不過話說回來,這問題也不大容易在Q&A時間簡單回答。

俺知道有些聚焦在「解謎」的推理創作者以設計出還沒有其他創作者寫過、看起來華麗複雜的謎團為努力目標,這沒什麼不好;不過俺不算很典型的推理小說創作者,所以思考這事的方式可能與許多推理小說創作者不大一樣。

小說,或不管用什麼形式敘述的「故事」,在情節行進當中,「製造衝突」都是創作者必須思考的事;角色要遇上衝突,設法解決或避開,才會產生對應的情節。以「三幕劇」的結構來看,「衝突」是整個故事發動的核心;第一幕安排必要元素,主要是角色和場景,利用這些元素引發衝突,第二幕描述衝突以及主角如何面對、拆解、思索,以及試圖解決,第三幕則是解決衝突的過程──這整個經過,構成故事的情節。

推理小說最主要的衝突可能是主角想要破解的謎團,是故,「設計謎團」這事,很多時候就是在想「要用什麼衝突去推動情節」。在俺有限的推理創作經驗裡,極少一開始就想到要用什麼謎團;這工作俺大多是在安排情節時慢慢加進去的。

「設計謎團」大抵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

一是「什麼樣的謎團」。倘若要寫以解謎為主的古典或本格推理,有許多現成模式可以參考、加以變形,或把兩個以上的模式混合使用,當然,也可以想些新花招。

另一則是「怎麼解開謎團」,使用現成模式大抵也不大能用其他創作者使用過的解謎方式,否則感覺就是抄襲,所以這個部分會讓許多創作者傷腦筋;不過話說回來,謎團設計得好不好,其實重點在解謎的方式好不好,光有華麗詭異的謀殺現場但沒有漂亮合理的解釋,那麼這個謎團不能算好。某次講座結束後曾有聽眾問,「我寫了一個很棒的謎團,但在結局無法自圓其說,該怎麼辦?」──這俺怎麼會知道啊?推理謎團像是魔術師先變了一個魔術,最後替大家揭開這個魔術的祕密;如果魔術師只想像出魔術表演時的樣子但不知道怎麼做到,那這個魔術根本沒完成。

故事由前提、主題、角色、情節和場景組成,這五個元素彼此相關;謎團大多在情節行進間出現,而解法可以從其他幾個元素裡找答案。

例如一輩子專寫「密室」謎團的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他的解謎關鍵常安排在場景當中──場景是「空間」與「時間」的結合,可以利用看起來平常但可以用特殊方式配合使用的房間物件,殺人之後將房間變成密室、或者在不進入密室的情況下殺人;也可以用巧妙的時間安排,讓房間在謀殺時不是密室,但在被人發現時變成密室。

有時密室的形成並非物理因素,而是心理因素,那就可以從角色個性特色及角色之間的關係著手:某個角色因故說謊,某個角色因故看不到關鍵,那麼原來不是密室的房間,就會變成密室。

這些設計也可以從故事想要包裹的「主題」當中找方向──事實上,衝突的設計與主題本就理應相關。

倘若想的不是古典本格的詭計,那麼推理小說可以用到的謎團幾乎無所不在:大至政客的陰謀、小至咖啡館鄰桌客人不大對勁的舉動,都可以變成謎團。北村薰《空中飛馬》裡就有個短篇,謎團來自三個女高中生在喝紅茶時一直加糖的觀察。

是的,觀察。

選擇謎團該注意的,是角色會不會接觸到這個謎團、場景能否讓這個謎團成形,以及謎團是否能夠反應主題;解開謎團該思考的,是構成謎團時是否可能因動作或場景出現某些線索、角色可以在什麼情況或因什麼緣故獲得線索、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正確地連結這些線索來解釋謎團形成的經過。而上述種種,除了在創作時勤找資料、發揮想像力之外,更要緊的就是創作者該進行的日常作業:觀察。

觀察不但可以讓創作者在設計角色及場景時,寫出能夠說服讀者、具有真實感的內容,也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材料供設計衝突時使用,包括設計謎團。

政客喊出一個新政策,看起來是為了替競選端出的好處,但如果原因不是這個呢?銀行推出一種新的投資方案,看起來是為了因應世界原物料的行情,但如果原因不是這個呢?對門鄰居每天晚上固定時間會出現爭吵聲,聽起來是因為孩子的成績問題,但如果原因不是這個呢?班上男生每週三放學都說要去買鮮肉餅,聽起來是因為他熱愛鮮肉餅,但如果原因不是這個呢?觸目所及的日常現象,加上一點「what if?」就會出現謎團,更別提上述那種在紅茶裡加入過量的糖、本身就不大合理的舉動了。

要呈現一個看起來很厲害的謎團,比解開一個看起來很厲害的謎團容易;但創作不能只做容易的部分,真正的創作重點,就在創作者比閱聽者更有能力處理不容易的部分。而要設計謎團、解開謎團,除了大量閱聽、努力思考之外,還有觀察。

因為創作,就是創作者將對世界的觀察所得結合自身思索、重新組裝再現的結果。

--

--

Wolf Hsu
Wolf Hsu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