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要在僅約七十分鐘的時間裡向人介紹今敏的作品,該講些什麼?
今敏出版過文字著作,也出版過漫畫,最為人知的身分是動畫監督。要介紹他的作品,最好的方式或許是直接播一部動畫電影──無論哪一部,今敏的動畫都令人讚嘆──然後再開始討論,又或者毋需討論,就讓觀眾細細回想。
但不管選哪部動畫電影、映後有否討論,都會超過時間。
所以俺或許可以從首次接觸今敏動畫的經驗講起。
上個世紀末俺初次接觸的今敏作品,是他1997年推出的《Perfect Blue》,畫質不算好的VCD,用比現在小很多也重很多的電腦螢幕觀看。起初並不覺得這部作品有什麼了不起:部分橋段明顯為了撙節經費而犧牲了動作的流暢程度,比較接近動畫影集的水準,和俺期待的動畫電影有點落差。
但沒過多久,俺就推翻了俺原初的印象。
《Perfect Blue》描述原屬偶像團體「CHAM」的霧越未麻,依循公司的決定脫離團體,朝女演員之路邁進,拍攝性感寫真,在影視演出中也有裸露鏡頭。未麻雖然遵守公司決策,但心中其實有所疑慮;與此同時,參與影視的工作人員及公司主管接連被殺,網路上出現一個名為「未麻的房間」(未麻の部屋)的網站,當中鉅細靡遺地記錄了未麻的每日心情及工作狀況──可是未麻自己並未成立網站。隨著案件疑雲與工作壓力的累積,未麻開始懷疑:體內是否有「另一個自己」進行了那些殺戮及網站紀錄,而那個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是未麻壓抑的欲望?
劇本相當完整,透過「偶像文化」表現欲望的衝突──「偶像」本身是各種欲望的複雜組合,包括形塑偶像的演藝及經紀公司,以及歌迷影迷等等消費大眾──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偶像身上,但撐起「偶像」形象的「人」也會有自己的欲望,當這些欲望彼此衝突時,會發生什麼事?
除了劇本之外,影像敘事的技法也非常好──今敏的剪接手法相當厲害,短短幾幕就能讓人感受到未麻的壓力與混亂;結局前大量虛實交錯的連續場面,巧妙地呈現了虛幻與真實的差距,以及該段情節必要的張力。
接著俺應該要快速帶過今敏2002年的《千年女優》與《東京教父》(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雖然俺私心喜歡《千年女優》的優秀設定──一男兩女的組合幾乎能夠演出大部分感情關係,從明星、工作人員與仰慕者又能做出種種相互對應的「追尋」關聯,加上以女性成長結合日本電影發展史,以小寓大──及《東京教父》的溫柔強韌,但實在沒法子在時限內一一說明。
因為俺更想介紹今敏2004年發表的影集《妄想代理人》。
《妄想代理人》是唯一一部今敏監督的動畫影集,每話30分鐘,共計13話。故事描述創造出高人氣吉祥物「瑪洛美」(マロミ)的設計師鷺月子,在深夜返家時於街上遇襲;襲擊她的凶手穿直排輪、手執扭曲金屬球棒、戴著鴨舌帽,身形像是小學生但鑲著金牙,被稱為「少年球棒」。從鷺月子遇襲之後,各地開始傳出遭「少年球棒」攻擊的事件,警察介入調查,但隨著被捲入的角色越來越多、犯罪程度越升越高,「少年球棒」卻越來越像某種超自然存在。
從第一話開始,《妄想代理人》就顯出類似《Perfect Blue》的懸疑風格,這個故事也與欲望有關,更精準說,是與某些「虛妄的渴望」有關,為了自保、自利,或者自毁。因為影集的時間較長,所以今敏在這個故事裡觸及的議題更豐富:心理偏差、職場壓力、校園霸凌、動畫製作(說不定是血汗工作團隊的親身經歷)、嗜血媒體、自殺網站、都市傳說、警黑掛勾……每一話幾乎都提到不同的社會面向,但也都會連結到「少年球棒」。故事裡有一個明顯雙重人格的角色,但大部分角色其實都有與外顯部分不同的陰暗內裡。
此外,從《千年女優》開始持續與今敏合作的音樂家平澤進(平沢進),在這部影集的配樂相當出色,從片頭開始,平澤進的音樂與今敏的畫面,毋需文字,就能精準傳遞出揉合歡快與毀滅、詭異又愉悅的氛圍。
簡單講完《妄想代理人》,肯定要再談談今敏2006年的動畫電影《盜夢偵探》(パプリカ)。大約是知道自己的剪接手法引人注目,今敏在這部電影的開場就展現了一連串流暢奇妙的剪接技巧;相對而言,劇情行進時的剪接與前幾部長片相比似乎平實許多,但事實上,今敏已經把那些技法玩得更熟練、更融入情節。
《盜夢偵探》改編自筒井康隆的同名長篇科幻小說──事實上,《Perfect Blue》也是從小說改編的作品,小說原著是竹內義和的《パーフェクト・ブルー 完全変態》;不同的是,今敏的《Perfect Blue》劇本只使用了小說部分元素,其餘經過大量修改,幾乎是個與原著無關的故事,而《盜夢偵探》大致是按原著發展的,只是刪掉了一些枝節,加入一些新東西,包括與創作時代有關的網際網路設定。
今敏本來就是筒井康隆的讀者,拍完《Perfect Blue》後原就想改編《盜夢偵探》,但當時未能進行,幾年後得其所願,想必相當開心,還與筒井康隆一起客串配音兩個劇中角色。
《盜夢偵探》描述精神治療師千葉敦子使用實驗裝置「DC-Mini」,潛入患者意識當中,化身為偵探「紅辣椒」(パプリカ)進行治療。DC-Mini由古怪的天才時田浩作開發,政府尚未正式核准,但敦子用在治療上頭成效良好。實驗室發生竊案、三部DC-Mini及時田的助手失蹤,包括所長在內的多名實驗室人員陷入瘋狂,敦子於是開始調查事件。
在《盜夢偵探》之後,今敏的作品僅有2007年的15秒短片《早安》(オハヨウ)及未能在逝世前完成的長片《夢想機械》(夢みる機械)。這時俺打算回頭談談,在《Perfect Blue》之前,俺其實已經看過今敏的動畫作品,只是那時他還不是監督,而是工作人員之一。在這些作品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友克洋1995年的《MEMORIES》。
《MEMORIES》由三段短片組成,第一段《她的回憶》(彼女の想いで、Magnetic Rose)由今敏擔任構圖、動畫編劇及美術設定。《她的回憶》是個發生在太空中的鬼故事,在這部短片裡,已經可以看到今敏使用剪接技巧進行的虛實交錯手法,以及他精細、近乎頑固的構圖及設定。
今敏製作《她的回憶》時,同時進行漫畫《OPUS》的連載工作,這是個講述漫畫家/角色、現實/作品之間關聯的故事;奇妙的是,這部漫畫的最後一話當年因連載雜誌停刊故未完成,但這話的內容將虛/實對應又跳了一個層級,居然與今敏面對的現實出現有趣的呼應。
也就是說,今敏對虛/實之間的興趣及探究,從他創作漫畫的時代就已經可以看出端倪;而再往前推,今敏在1990年發表的首部長篇漫畫《海歸線》,則可以看到今敏如何挪用一個常見的故事架構,打造出自己的世界──在今敏的世界裡,善惡經常在各種現世價值擠壓當中變得不那麼絕對,角色也難直接黑白二分,但在這種情況下,人性會被刻劃得更加精準。
最後俺應該要談談短篇漫畫集《夢的化石》(夢の化石)。這是今敏早年的短篇漫畫合集,時空背景從日本古代到不知名的未來,類型從歷史到科幻,有的故事輕鬆幽默,有的故事沉鬱黑暗。無論哪種故事,都可以看出今敏專注使用分鏡與跳接的圖像敘事實驗,也就不難想像,當純熟透過靜態紙頁流暢敘事的今敏開始製作動畫後,會有如何精采的展演。
七十分鐘實在不長,而今敏作品能談的實在太多。2020/11/28,希望與大家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