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敏為什麼可以成為今敏──關於《OPUS》的角色設定

Wolf Hsu
7 min readJun 22, 2020

--

幾年前訪問北歐推理作家尤‧奈斯博(Jo Nesbø),聊到他筆下遭遇一直很慘的警探哈利(Harry Hole),奈斯博表示,這系列故事裡遇上糟糕事情的,大多是哈利身邊的人──因為他將哈利設定為「悲劇英雄」,所以雖然他是不會被寫死的主角,但得一直背負很大的情感壓力,身旁友伴的經歷,就是這些情感壓力的來源。

讓主角遇上某種狀況、驅使他/她展開對應行動,常是故事發展情節的方式,很多討論創作技法的書籍裡,會稱之為「衝突」。「衝突」不見得全是壞事,例如心儀已久的對象答應邀約、意外地中了大獎等等也能視為「衝突」;「衝突」在故事裡可能不止出現一次,有大有小、有好有壞,遇上「衝突」,主角必須做出某種回應,無論是面對或者逃避,情節都會因而出現。

奈斯博讓哈利身邊的角色遇上糟糕事情,也可視為「衝突」的一種;哈利可能會因此發現案件偵查的新方向、注意到先前遺落的線索,可能會因此消沉,也可能會因此憤怒。

一直朝角色扔「衝突」不是因為創作者們性好施虐(呃,或許有些創作者的確太喜歡虐待角色),而是因為要完成故事;從某個角度來說,故事就是角色不斷遇上衝突的人生。

可是,倘若角色們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動,那麼站在角色的立場來看,角色們不見得每個都樂於面對這些「衝突」──畢竟就算角色的個性設定本來就喜歡惹事、或者從事會遇上危險的工作,他們也不會喜歡頻繁遇上意料之外的狀況。遇上「衝突」的時候,角色們不見得每回都會做出創作者設計的反應──理論上創作者要精準理解角色個性,才能讓角色的反應看起來合理、對閱聽者產生說服力,讓閱聽者認為「這個角色在這個時候的確會這樣思考這樣行動」,但倘若角色真的會自己思考和行動,那麼就像現實中的人不會每次都有合理的思考和行動一樣,角色們也可能做出完全偏離創作者意願的舉動。

例如今敏的漫畫《OPUS》。

《OPUS》從1995年10月開始在《Comic Guy’s》雜誌連載,至1996年6月為止;《Comic Guy’s》在1996年7月休刊,預計發表的最終話因此沒有刊載。故事未完,當時也沒出版單行本,直到2010年今敏過世之後,《OPUS》才以上下冊發式出版單行本,並且收入當年沒能刊載的最終話。

今敏在1999年第二次出版的《海歸線》(海帰線)後記裡提及,他以為自己踏著「漫畫」和「動畫」這兩條船,但後來媒體提到他時,名銜大多是「動畫監督」,雖然自己沒打算撤掉「漫畫家」的招牌,也不記得自己把「漫畫」這條船搞沉,但總是難以抗拒世間定位;是故,他都會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自己「上輩子是個漫畫家」。

《海歸線》是今敏的第一部漫畫長篇,1990年連載,同年首次出版單行本;1995年今敏開始創作《OPUS》的時候,也在創作與押井守合作的《セラフィム 2億6661万3336の翼》,同時還接下大友克洋動畫《MEMORIS》當中第一段〈彼女の想いで、Magnetic Rose〉的動畫編劇、美術設定及構圖工作,然後開始投入他第一部動畫長片《Perfect Blue》災難式的作業。《Perfect Blue》在1997年發表後,今敏開始籌備下一部動畫長片,過程也很波折,直到1999年才開始製作。

也就是說,從1996年之後,今敏就沒有再發表漫畫作品,而除了1990年的《海歸線》、1991年與大友克洋合作的短篇集《ワールド・アパートメントホラー》之外,早期的短篇當年都沒有出版單行本,包括媒體在內的許多人,視他為「動畫監督」而非「漫畫家」,並不是毫無來由。

不過,回頭看《OPUS》,會發現今敏在成為動畫監督之後時常使用的題材和想要探討的主題,在他這部最後的長篇作品裡,已經出現。

故事從漫畫《Resonance》的連載開始,幾頁之後,讀者會發現《Resonance》是「《OPUS》這部漫畫中的另一部漫畫」,由《OPUS》中的角色漫畫家永井力所繪製。《Resonance》的故事已經進入結局的高潮,具有超能力的正方與反方角色展開最後死鬥;但有個角色並不滿意永井力的安排,對於自己的結局,他有不同看法……

在《OPUS》這部漫畫中,永井力所在的世界是「現實」,《Resonance》則是永井力創作的漫畫;《Resonance》中的角色對自己的未來發出異議,正因他發現自己是個被創作出來的存在,假設他有辦法影響創作出自己的那個「現實」,那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以作品討論作品」的「後設」手法,或以「角色進入現實」所謂「打破第四面牆」的設計,許多創作者都使用過,不過今敏加入了許多與眾不同的巧思。

例如標題。「Opus」直譯為「作品」或「著作」,常用來指稱由同一個音樂家創作、依發表順序編號的音樂作品;用這個單字當標題,已經暗示《OPUS》不是「單一」作品──這個標題暗示的不是作品發表順序,而是作品有不止一個層次,把《Resonance》的世界視為最底的第一層,《OPUS》的世界就是第二層;有趣的是,在《Resonance》的世界裡,出現了戲分很少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某個方面說來,AI幾乎可以視為是比《Resonance》世界更裡層的一個層次。

另外,使用「後設」及「打破第四面牆」時常涉及的「創作者/角色」討論,今敏也有巧妙設計。

《Resonance》角色想影響「現實」,也使得「現實」中的永井力進入了自己的作品,抹糊了第一、二層的界線。永井力可以說是《Resonance》世界裡的「神」,因為該世界是他的創作、所有角色的命運由他決定;但《Resonance》中的超能力反派,也有控制他人意志的能力,而且成為《Resonance》裡的宗教領袖,從這個角度看來,該角色也很接近「神」。當永井力進入《Resonance》世界時,根本無法與超能力反派抗衡;而假使超能力反派能夠反過來控制永井力、角色能夠取代創作者,那又會發生什麼事?

其實,關於「後設」及「打破第四面牆」,今敏最妙的設定在當年沒刊載的最終話;以《OPUS》這部漫畫的結尾而言,多少有點突兀,但配合當年連載的真實際遇,則會覺得簡直不可思議。

除了這些會在類似設計中看到、但層次更豐富的討論之外,「虛/實」交錯以及兩者相互影響的安排,也在他後續的動畫作品中反覆出現。「虛構」雖是在「現實」當中被創作出來的,但卻有影響「現實」的力量;反過來說,「現實」雖然有辦法控制「虛構」,但也有可能被「虛構」支配。

追根究柢,俺認為今敏能夠在作品裡加入諸多與眾不同的設計,原因之一,在他真切地關心、並且試圖同理他自己創作出來的角色──即使是為了故事,他必須不停朝角色們扔「衝突」。

因為創作者可以明白「衝突」會引發角色的哪些情緒,但無法真實「感受」角色的情緒,一如我們可以知道講什麼話讓朋友開心或生氣,但無法真的感受到他們的感受。當創作者做好角色設定,為角色製造「衝突」的時候,角色們的真實感受究竟如何?某個角色必須死亡,故事才能繼續,但面對該角色死亡的其他角色,希望的會是避免那個死亡,還是順著創作者的意願繼續推進情節?哈利會不會哪天對奈斯博大吼:「夠了,不要讓這個人死掉!我這系列故事存不存在都無所謂啊!」

想要理解今敏為什麼可以成為今敏,或者說,「一個創作者為什麼可以創作出那樣與眾不同的作品」,或許應該先剝開他繁複炫目的敘事手法,從角色設定開始思考。

今敏的角色設定,替他的作品增添許多不同討論層次;而要有這樣細緻的角色設定,必須要從關心、同理現實當中面對的每個人做起。

--

--

Wolf Hsu
Wolf Hsu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