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邊緣彈出視窗,提醒他今天必須參加一體表決。他聳聳肩,切換頻道,加入一體。
身為跨世代移民星艦的一員,定期參加一體表決是基本義務。星艦的人類成員全都待在人工休眠艙裡,肉體固定接受電極刺激,維持肌力,而腦部則處於連線狀態,可以與同好連結成討論特定主題的社團,可以自行使用星艦上龐大的資料庫,可以接收各種資訊監看星艦作業狀況,也可以進行各式娛樂,或者暫時離線,讓心智進入睡眠狀態。
大多數人都在連線時聊天、玩遊戲,或者收看離開行星時儲入星艦資料庫的影視作品;雖然遊戲、電影和影集都有巨量庫存,沒有人能全數體驗,但還是有越來越多人對那些東西失去興趣,改選由人工智慧編寫而成的互動娛樂。
沒多少人理會星艦運作狀況。星艦的主電腦會打理一切。
不過,星艦畢竟肩負人類移民使命,航程和目的地不該全數交由主電腦負責,是故有些時候,人類會被通知,加入一體表決。
除非星艦在航行中遇到什麼突發狀況,否則一體表決多半定期舉行,用意是從過往一段時間內的航行紀錄,判斷該如何修正方向、調整主電腦模組,讓航程繼續,直至抵達適宜人居的殖民星球。
主電腦平時就會固定產出航行資訊,人類成員隨時可以連接資料庫閱讀參考,作為一體表決時的依據──不過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樣做太浪費時間了。每個社團裡總會有人比較關心航行資訊,所以大家平常聊天時就會有些印象;由人工智慧編寫的互動娛樂也會在一體表決前一段時間,將航行資訊編進劇情當中,藉由互動娛樂建立大家對目前星艦狀態的概念。
他沒這麼被動懶惰。雖然平時並未深入了解星艦運作狀況,不過每回主電腦更新航行資訊,他都會先瞥一眼結論,在社團活動時,也會留心聊天時提及的訊息;這回一體表決之前,艦上網路還流傳著一個整理程式,可以幫使用者選取資訊整合成速讀版本,他也用這個程式瀏覽速讀資訊,確定自己的選擇。
近幾年航程很平順,對艦體的自我修繕也持續進行,不過有一個新合成的模組持續指出主電腦現有模組的運作瑕疵。他知道其他社團裡有成員認為現有模組運作極佳,不應更換,但他認為新模組對他而言更有吸引力──既然能夠指出現有模組的缺陷,新模組肯定有更強的功能。
一體表決需時很短,加入一體、做出選擇之後,就等著結果計算。他回到社團閒聊了會兒,轉向互動娛樂。
突地一陣震動。斷線。
雙眼一睜,他從休眠艙裡坐起,大口喘氣,疑惑地環顧四周。有的人和他一樣被休眠艙強制喚醒,有的人還躺在休眠艙裡;那些仍然緊閉的休眠艙外壁生命監控儀器已經停擺,主電腦卻沒有任何因應動作。
他不知道,一體表決結果計算完畢、新模組取代現有模組的剎那,主電腦運作的所有機制幾乎全數停擺──新模組並不具備任何實際運作的能力,它其實是個由運算垃圾嵌合的粗糙程式集,乍看是個完整模組,實際上只有將不同雜訊串列的功能;那些雜訊串列讀起來彷彿自成道理,但全是錯誤訊息。
星艦撞上那顆絕對不宜人居的行星。在生命的最後剎那,他的腦中,仍不認為自己,以及所有自認理性客觀的人類成員,在一體表決時做了錯誤決定。